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191220

。馬拉松。

。跑完了,3:28'21──非甚麼了不起的成績,只是真的完成了,在離開起點三小時二十八分鐘二十一秒之後,我跨過終點線,按下手錶的停止鍵,停下。成了。


。就是在未曾預料過的環節,總會發生令人驚喜的意外。

。跑畢,不快,與比賽前理想的預期有着十多分鐘的差距,是我的想像太美罷,過於高估自身的能力,也是很清晰的訊息:別高估自己,一切的期許,只是子虛的鏡花,烏有的水月──欠缺牢固的地基,上層的建設合該就是徒然,會倒下的,如這次。

。倒下,是來得這麼突如其來,猝不及防──只在一剎。

。比賽的前半程跑出1:36'27的時間,是我最好的半馬時間;後半程卻跑了1:51'57,整整相差了十四分鐘三十秒;這十四分鐘三十秒我究竟在幹甚麼呢?

。我以400M作分段計數,在第六十八個400M處,配速遽然跌。
。這段時間,我在抽筋,以及嘗試在舒緩抽筋,以及在抽筋中蹣跚前行。然而,在由第六十八個400M開始,一直踏至終點那刻,我始終在抽筋。甚麼也解決不了。

。這是結果;而結果早在未曾起步之先,便已寫下。

。這次不是半馬比賽,前半程儘管跑得多快,對全程馬拉松的成績無任何幫助。於是,就在我仍滿志於前半程跑出最快的時間,就在我仍憧憬此等配速能夠延續於餘下的二十一點一公里時,雙腿的肌肉便作出最實在的反應。

。真的沒有想過會抽筋。

。比賽前的訓練,我預期我會撞牆,於是今天我帶備了七包Gel,由第六公里上梅子林前便開始補給,於是我沒有撞牆,也沒有機會撞牆:配速在28公里開始跌至五分多,全因右小腿漸現抽筋的徵兆,那些肌肉開始不規律的微微跳動。一瞬後,便輪到左小腿接續。再來,就是由左邊大腿接力。最後,當然少不了親愛的右邊大腿,少不了免不得。

。抽筋了,然而我從未試過跑步時抽筋。

。我深深感受到每一步踏在地上,肌肉立即收縮與拉緊,像海浪、如潮水的起伏;當然,伴隨起伏,便是徹心的疼,與艱難的踏前。也是太高估自己,也是太過盲目,以為這種難過的時刻能單純的靠着意志力去解決,只要不停步,只要繼續跑,便舒緩這折磨的光境。於是,我沒有刻意的減低配速,反而更用力的去提起與放下早已因前半段不自量力過快的配速而已透支的雙腿不竭地出盡每一分力來跑。於是,事就這樣成了,抽筋的狀態化為回不去了的遺恨,抽得我疼得要停下來,然而,卻又不敢停下來。於是,在最後十四公里的路程,我一直持續在疼痛與堅持的混亂中,眼看着因高估自己而跑出來的前半程時間緩緩下跌,時間一秒一秒的溜走,不等人,心裡只有焦急,身體卻坦誠的渴求真的要停下來了:不停下來,不拉拉筋,連走動也未必能夠。

。從來未試過在跑步的途中停下,如村上春樹所語,跑步便是跑步,不是走路;可是,這次我不能再單靠意志----Over了,高估了,便要承受,便要接受。萬幸是穿着Compresspot的Tight褲能夠稍為勒止抽筋的擴散,靠着停下,再抽,再停,再抽,最後的十多公里繼續交纏在抽與未抽的無意識中,不要談甚麼配速了,只望能好好的跑畢全程便可以了。是的,跑畢餘下的路。當然,在一個小時餘許之前,我仍雄心壯志的欲挑戰3:15的時間,以為自己有能力把前半程的配速保持至42.195公里處。這時小腿大腿雙腿肌肉的抖動與抽縮,就是在無情的嘲笑以上那無知的雄心與愚笨的狂妄。從來沒有甚麼跑步的天賦,只有繼續跑與跑的路程才能增添些許速度與距離。別高估自己,要心存謙厚。我更深深的體會。故此,沒有忿恨,沒有懊悔,沒有遺憾。

。只是單純的錯判、高估自身的實力罷。單純,直接,很好理解。

。就是這種疼,能讓我刻骨與銘心。我不會忘記跪在地上拉筋時身後的跑者一位又一位超越我的那幾幕場面。不是單單的用盡力便可以。我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