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50221

。After Dark。



。終於看了這本村上的著作。

。像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 Ulysses》,紀錄了都柏林二十四小時裡的生活,村上也把東京(是這地方吧?!)裡幾位人物的一夜寫下。很也把書瀏覽了,若集中精神我想用不著數個小時吧,因為小說根本未完。

。 故事的結構一貫「村上春樹」----雙行平衡發展,現實與虛幻並置。現實那部份好看,一如以往有村上獨特的味道 (還有賴明珠的譯文): 高喬與瑪麗就像《挪威的森林》裡渡邊與綠,一段惹人好感、舒服而帶點童話式的交往; 加上蠻有味道的配角桑姐(《挪威》裡的玲子?)、蟋蟀等人,完全是村上旗幟鮮明的風味。

。虛幻部份也一如以往使人摸不著頭腦。白川、 中國的妓女、惠麗,三人的存在使人不明所以,村上也沒有任何交待的意思 (也許要等待更多有心人的發掘: 文本一出世,就脫離了作者,成為獨立自足的個體,再任由讀者自行闡釋)。然而我卻相信小說並不完整,結構上有太多未明之處了,根本難說是一本完整的小說。 就像《1973的彈珠玩具》,是三部曲的開首,本書也是另一部曲的開首吧。尤其是瑪麗會去北京,也許就是另一故事的伏線。

。最新鮮的是小說的敘事角度。敘事者彷彿就是電影中的鏡頭,運用了許多淡出淡出及場面調度的技巧。我一邊看也一邊想像若將之拍成電影,片子真的可照書內所言一筆一語般拍攝。這種枝巧在村上而言是比較創新大膽的。

。村上的故事或許已有公式,然而他寫的對話仍是十分精采。這是我的初步印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