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50326

。龍眼雞。

。又到了介紹虫虫的時間。這次的主角,登登登登,是「龍眼雞」。(不是雞來的,放心!)

。「龍眼雞」,是蟬的一種,屬「同翅目」,「蠟蟬科」(不明白甚麼我說些甚麼? 不用怕,去這裡看看: 香港昆蟲網)。 平常我們常常會看到、更多是聽到蟬的叫聲吧,應該不太陌生。「龍眼雞」有點不同,因為他不會鳴叫,加上長著一條長而粗的觸角,一身紅綠交雜,眩目動人。談 到他那條觸角,說起奇怪,到現在仍未知有何作用? 不過我們對虫虫的了解實在太少,地球上起碼有十分之九的虫虫仍是未估未給分類的。

。想在甚麼地方看到這位漂亮的小傢伙? 只是固名思義便成。他叫「龍眼雞」,只要在「龍眼樹」上,便有機會覓其芳蹤了。記著,是「龍眼樹」,不是「龍眼」......

。這裡有一套香港郵政局印行的昆蟲郵票:



。他是香港的代表呢。

20050322

。飛氈。

。每次我看罷西西這本《飛氈》後,總是依依,為什麼敘述到此為止呢?這本好作品看過許多遍;記得仍在大學時初看的,往後每年也總會拿出來翻翻。初看後曾寫下一段文字:
我相信單是靠這一部作品, 西西的名字就可以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一節的分量.

一向以來, 許多作家都以他們的出身地長大地寫過一系列作品. 莫言的"高樑", 蘇董的"香樁樹", 韓少功的"馬橋", 李昂的"鹿港", 董啟章的"永盛街".... 還有許多許多, 我也記不下的, 每一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寫香港的, 一部飛氈便是.

飛氈所在之地是肥土鎮, 肥土鎮當中有兩家人, 花家葉家. 這兩家人見證了肥土鎮由二三十年代到現在的歷史. 西西把這數十年林林總總紊亂複雜的事件, 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小故事, 立時把事情簡化了, 但又不失原味.

西 西以極端童話的味調, 有趣地把香港的事物陌生化, 再串連一起. 舉個例, 港島在數年間一夕便起了許多高樓大廈, 西西沒有接寫出, 只是透過書內人物花艷顏 (她由少到大都會夢遊, 走到街上溜躂, 而她有一位好友叫花里巴巴, 每次她夢遊時會便陪著她一起) 有一次夢遊時, 花里巴巴照舊陪著她, 但發覺連四處溜躂的地方也沒有了, 最後夢遊的次數也減少了. 西西就是喜歡把我們熟悉的東西如此處理, 我們看時在親切內更會發現許多新奇之處..

於是, 香港的歷史就這裡給濃縮在這部有趣的作品當中了. 不過, 西西寫的東西以美居多, 雖然也有寫香港的不好之處, 但在她筆下, 也是經過美化, 也許她是想表揚肥土鎮及居民和善的一面吧.

西 西的文字如上所述充滿童話色彩, 簡單, 易懂, 沒有任何考人的地方. 但她也充份發揮後現代筆法, 內容中大量引述不同的資料, 如百科全書般. 而書末作結一段, 更是魔幻文章, 寫書內人物找到自障葉, 製造了魔法糖, 喫罷如煙消逝, 消逝於讀者眼中, 也消逝於作者眼中. 很合這部作品風格的結尾, 有力, 有創意, 更有驚喜.

不要以為這部作品很厚很多頁很多字, 我曾試過送給一位平時也不太愛看書的朋友,他也看得津津 有味, 並謂這本書的文字數量應該比他以往看過的加起還來得多. 就是喜歡這種雅俗共賞的作品.

。那時的感覺是這樣,現在的感覺也是這樣。待明年我再重看多一回時,再寫一點新的文字吧。但在未寫之先,要解決的,究竟誰是花阿眉。

20050317

。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

。這是安卓珍尼?。

。 董啟章的一篇成名小說,藉一種雌雄同體的爬行類班尾毛蜥,潛伏於大帽山頭,過著沒有雄性的生活,用以探討性別角色位置與女性自身的價值,一部女性意識形態 先行的小說。記得是在大學時看;董啟章仿照生物性的描述虛構了這班尾毛蜥出來,覺得蠻有趣,然而對小內三分之一像生物學般的文字不甚了了,欣賞女主角離群 索居那段多一點。這種就似百科全書式的文字在這個所謂「後現代」年代中,在文學上給大量運用,就像卡爾維諾Calvino,就像西西。

。 現在興趣轉向虫虫,也就開始自學了解生物的分類;早前重看這部小說,班尾毛蜥及其進化的虛疑倒看得我大呼過癮。董啟章的虛構頗為扎實,有板有眼,而女主角 在大帽山裡的歷險,也教我想入非非--大帽山也可以變作一個原始熱帶雨林。相信董啟章在寫這部小說前,必定有一番體會 (生態部份) 才成的。

。他還有一篇小說《看海的日子》(對了,是挪移黃春明的同名之作~),以大埔烏蛟騰、荔枝窩、以及鹿頸沙頭角一帶作背景的,也像是百科全書般把歷史掌故與現實融合;巧合我自己也常對這些地方去的,可是,我卻沒有寫出這樣的東西來~ >.。更多。

20050314

。青春。

。這是一段歌詞,五月天的阿信寫的。
如果 說了後悔 是不是一切就能倒退 回憶多麼美 活著多麼狼狽 為什麼這個世界 總要叫人嚐傷悲 我不能瞭解 也不想瞭解 想了你一整夜 再也想不起你的臉 你是一種感覺 寫在夏夜晚風裡面 青春是挽不回的水 轉眼消失在指間 用力的浪費 再用力的後悔 我好想好想飛 逃離這個瘋狂世界 那麼多苦 那麼多淚 那麼多莫名的淚水 我好想好想飛 逃離這個瘋狂世界 如果是你 發現了我 也別將我喚回

。春青是挽不回的水,轉眼消失在指間,用力的浪費,再用力的後悔。這個比喻用得很好。生活的意義許多時也教人莫明其妙,在現在所作的一切事兒究竟有著何種意義? 就像聖經上說的一番話:
傳 1:2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傳 1:3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甚麼益處呢?
傳 1:4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
傳 1:5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傳 1:6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傳 1:7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傳 1:8    萬事令人厭煩(或作:萬物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傳 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 1:10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那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傳 1:11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經上明明白白的說了出來,除了神,別的東西根本只是虛空。然而,日間晚上所作所為的「虛空」,是生活的大部份。就這樣「虛空」下去,卻也很不甘心。真的惱人。

20050307

。小瓢蟲。


。最喜歡這種小瓢蟲了。

。小瓢蟲的名字叫「錨紋瓢蟲」,對人類而言是益蟲,因為她愛捕食專門啃食農作物的蚜蟲。Ladybug是小瓢蟲的英文俗名,多在每年初春出現,渾圓小巧,通身鮮紅,襯上黑紋,很眩目(還有許多別種顏色的~~)我與她見面的機緣不多,故每次見到都會興奮莫明。

。這幾天是久違了的天朗氣清,雖然有點寒冷,然而在陽光充沛的時間,虫虫們也會出來走走,暖暖身子。春天在這樣的氣候裡顯得特別明艷動人,可惜看看天氣報告,星期四又會春雨綿綿了。

20050306

。星夜。

。這夜的星特別多。在大壩上,吹來陣陣的寒風,把多日的陰霾掃走,換來一片澄澈的空氣,帶出了點點久違了的星。第一次明確的見到了北斗七星的形狀,如風箏,如勺子。
北 斗七星在西方,相當於Big Dipper,其下各星的名稱如下:天樞(北斗一:Dubhe)、天璇(北斗二:Merak)、天璣(北斗三:Phecda)、天權(北斗四: Megrez)、玉衡(北斗五:Alioth)、開陽(北斗六:Mizar)、搖光(北斗七:Alkaid)。這七顆星在北天排列成斗形,光度相近(除天 權為三等星之外,其餘均為二等星),非常容易識別,常被用來作為指示方向和認識北天其他星座的標誌。

北斗七星現在構成大熊星座的尾巴, 是大熊座的α、β、γ、δ、ε、ζ、η,與現在擁有北極星(小熊座α)的小熊座相望,在希臘人的眼中演出了淒美的神話故事;其中的開陽雙星更是自古以來測 試眼力好壞的標準之一,大家有興趣不妨試試看!

。記得以往曾寫下一段文字。
我在那夜跟你說過
現在舉頭望天
看到一點點點的
星光
是幾百萬光年以前
發出,傳送,到達
你的眼簾之內
在視網膜上刻下
幾百萬光年前的光
逝去的,不復再的
你驚嘆
原來,看到過去
過去是此時的現在
幾百萬光年
是怎樣的一種距離?
秒,分,時,日,月,年
是怎樣的一種距離?
你指著那又大又亮的那一顆
問我 我答 也許死了
在未有你之先 早已存在
在有你時 卻已不在
看到的 未必是 存有的
你低頭 在星光的覆蓋下
緘默不語
是為了那過去的事嗎

。奇怪的文字,不知道為什麼那時會寫下這種糟透的東西了。

20050301

。我愛虫虫。虫虫愛我。

。這隻小蟲蟲是膜翅目的蜂,叫作「寄生蜂」(因為她們愛在蝶與蛾的卵上鑽上一個細小的洞,把卵生於其中,汲取當中的營養,即鵲巢鳩占~)。不知怎麼的,飛到我手上,俳徊良久,我也不理他,靜靜看他想幹甚麼。想將卵寄生在我身上乎?

。 虫虫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在自然裡生活的虫虫,少數中的少數才會對人類有直接的傷害。我常往花叢雜草裡鑽,身邊可愛的蜂伴在旁,我為他們拍照,他們忙於工 作,採下新鮮花蜜忙個不停,懶得理會我這個閒人,從未試過吻我一口。不過大多數人始於對虫虫有莫明的恐懼,我常見到不少人乍見一隻小蜂誤入人群,稍為接近 時,便立即尖叫,現出「我見猶憐」的驚怕神態--我相信小蜂比你更害怕。

。不過,虫虫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陌生,也因某些種類如蠅、蚊、 蟑螂的名聲一向不好,波及了他別種的虫虫,等而觀之,卻忽視了他們可愛的一面。就像這樣身長不到5mm的寄生蜂,好奇的他落在我掌上,對我來說不痕不癢, 一點感覺也沒有,對我來說還有一個良機好好的為他拍幾張特寫。大家若有機會,到自然裡偶遇虫虫落在身上時,別要立即除之後快,稍等一會,也許會愛上虫虫。

P.S. 本人經長期訓練,能夠分辨這隻絕不是「食肉蠅」;若諸君沒有這種能耐,後果自負 D

。更多圖片可看。
。香港昆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