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這部片子後,沒有依依不捨,只想買票入場再多看一次。
。 在Tim Burton的處理下,影像豐富得教人看得眼也累了,一幕幕五色紛紜,處處帶來色調的享受,是一個絢爛之極的異想世空間。最喜歡Tim的一絲不苟。 Chocolate Factory裡的糖果世界如預期般當然是色彩交雜,然而連Charlie父親工作只出現幾幕的牙膏工廠,也用上藍色作主色,形成呆板的氣氛,也成了巧克 力工廠的對照,可見Tim的用心。往後那些Oompa-Loompas在不同場景載歌載舞,也有明顯的色調劃分,變作一幅幅美麗拼圖。記得Tim很早期的 一部片子《Pee-Wee's Big Adventure》,主角Pee Wee起床那一幕,經過一連段精心設計的工具梳洗喫個早餐,已看出Tim十分擅長塑造別出心裁的設計;這間巧克力工廠也不例外,同樣地精緻細密,儼如放得 巨大的大玩具。
。當中有兩幕最為欣賞。先是五名抽到了Golden Ticket入場的五名孩子,初進巧克力工廠時,開門迎接他們的那一部跳舞機器(不知道這機器有沒有正確的稱呼?)。來一段讚揚Wonka的樂曲,很動 人,但機器後來便生煙,音調也變了,更著火,連眼珠也流了出來,Wonka這時才現身,還拍手連綿欣賞。這便是Tim的怪異。在這部童話中,出現這一幕看 來是Tim的注意吧;在美中有怪,怪中有美,怪與美互相包含,像以往的《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雖然不是Tim導演,但他的設計才是靈魂),詭異與唯美的結合。還有一幕是對《2001: A Space Odyseey》,對Stanley Kubrick的致敬。終於解釋了在《2001》裡引致人類躍進的那塊Black Stone的真面目,原來就是Wonka製造的一塊巨大巧克力。那些人猿看到這樣美好的巧克力,誘使內心對食對味覺的追求,從而促使進化吧。在這裡Tim 用上Kubrick的白,配樂也是Richard Strauss的Blue Danube,估不到在這裡來一個典故。
。不得不提的是片的配樂。片子中Wonka的歡迎曲,小矮人諷刺四名小孩的即興曲,簡單動聽。完場後這些樂曲仍會在嘴裡哼出,負責配樂的Danny Elfman不愧為Tim的最佳拍檔。
。片子的情節其實十分簡單,這裡不深談了。其實故事怎樣也沒有所謂,看得高興開心甚至興奮便可以了。不過有一幕Wonka的臉忽然由塗了粉的白變回普遍的膚色,很奇怪。期待《Corpse Bride》。
http://chocolatefactorymovie.warnerbros.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