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90724

。童年時。

。今夜有空,按開電視,看看七時於無線電視播出的港台節目,看了很有趣的一集節目:《一屋買家》



。我想起了我的小時候。


。那時,我住在觀塘順天順利順安村附近的一座山上的秀安村,家是俗稱「木屋」的寮屋。家不算大,我想應該有二百平方呎罷,四方型狀,一目了然。一進門口便見到一張下闊上窄的「碌架床」,我睡在上,母親與弟弟睡在下,父親睡在更下,即地上。床旁邊是「廳」,喫飯時便把「摺枱」張開,鋪上報紙,放三張「摺凳」,一家四口圍在一起。



AD_400

。家裡沒所謂甚麼房間這些,唯一的房間就是厠所,那「碌架床」的上格便是我的天地。每天起床,到厠所刷牙梳洗,喫些東西後,我便立即走回上格床去,在那裡做做功課(這種時間不太多),玩玩玩具(這種時間比較多,因為我有一副LEGO!),看看書,畫畫畫,然後到了中午便落下來,喫點東西,上學去(我是讀下午校的)。現在回想,我真的很愛窩在我的天地裡,簡真可以「足不出戶」!

。小時候,很「慳家」的,因為不能不慳,家裡沒錢啊。我有零用,記得在六年級時,有五角;五角可以在學校旁的士多(忘了名字,但我記得長大後看雜誌時竟然有記者訪問該士多老闆,因為他很愛裝扮他的舖子,畫上了許多卡通肖像,名聞遐爾起來!有空再記。)買一包「卡樂B薯條」(是薯條不是薯片!綠色包裝的。),或把一天的零用錢儲起來(很難!),花一元買一盒「明治」糖果(我獨愛乳酪味道);有時也許會光顧士多旁的一架流動麵攤,五角可以買一小碗甚麼不添加只有一小束「油麵」的麵條,湯是黑漆漆濃濃的豉油味道,很好喝,我可以把這小碗東西喫得啥也不賸;若把一天的零錢儲起來(很難!),便可以以一元買下一碗除了麵條外還有三隻小小「雞尖」作伴菜的,湯也很好喝,雞翅膀更是好喫,我差點連骨頭也不想吐--到今天再也找不到了,因為這是回憶。我記得還有一流動小販,我是很少光顧卻十分欣賞的;這小販賣的是用七色繽紛的糖醬捏成各種中國傳統的小人兒,像俉空,像關公,及動物,像老虎,像豬。我常在上學之先冒著遲到的危機站在這小販面前看個不停,從一團泥團似的化出各式各樣的形狀,在我上學上宗教課(我讀的是天主教小學)時讀到  神用泥土做人時,我便想起了這小販的奇藝。不過我很少光顧,我總不捨得喫下這美好的形像;我有個習慣,從少便有的,就是,我愛的東西,我總捨不得使用,怕髒怕懷怕失去,現在買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也是掛起來,捨不得穿,只在空閒時拿出來看看⋯⋯

(待續~)

1 則留言:

  1. 我六年級的時候,零用錢也是五角。不過那時候五角已經不能買到些甚麼了(而且也不是天天給的,我媽記得的時候才給,我又不好意思向她索錢),所以多半是儲起來的。那時儲的比較多,反而很少會把錢花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