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110809

。法國菜。cAPrICe。

。讀過太多的文字細細碎碎的描繪與描畫五味紛陳的佳餚,我素來卻也不懂得舌頭上形形色色的甜酸苦與辣築構出來的好與不好究竟如何地惹得文字的主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回憶。尤其是法國菜,精緻、典雅、高尚,可望不可即。我記得那部我看得很開懷PIXAR出品的《Ratatouille》裡,端上的一碟令人憶及童年由媽媽的手烹調的菜式;這便是法國菜罷。

。終於,在這樣的一天,我能嚐到,也忽爾明白,味道,原來教人迷戀。是的,迷戀。





。是MICHELIN推介的三星店,處於四季酒店六樓的一隅。我懷著一開眼界的心境,到臨這從未想過會到臨的店子裡。裝潢當然是大方貴氣得體,這不用贅述;服務生的水準也是令人恰恰享受的殷勤,卻不會特別顯得虛凰。於是,我明暸品嚐法國菜是要在每道菜的中間聆聽侍應先生的講解,明白菜式裡由甚麼與甚麼構成。我也明暸法國菜的精美與別緻不是並非不能填飽我的肚子,雖然我一向食量不算太多,我也在八道菜式八種經歷後飽得第二天也不太想再喫甚麼。我更明暸好喝的水與酒是如此的好喝,那一瓶我忘了是甚麼品牌的水,讓我感受水原來是有細膩的味道。也許我是劉姥姥罷。


。餐前的四個小包子。忘記了是甚麼味道,後來的菜式盤據了記憶的味蕾。



。淘上兩種味道,咸的與無鹽的牛油的麵包。



。點了Taste of Caprice的套餐。這是第一道。Royale Cabanon Oyster with Yuzu Lime, Shallot Mousse and Osetra Caviar。精選法國生蠔伴青檸啫喱,乾蒽慕絲配特級魚子醬。很長的名字,清爽,鮮美。我記得生蠔的柔滑。



。第二道。Boston Lobster Aspic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Avocado and Cocktail Sauce。波士頓龍蝦雜菜啫喱伴牛油果配喀嗲汁。濃郁的龍蝦味道,加上裝伴的花卉,我小心奕奕的切割出來,充分的讓舌頭感受。很喜歡這一道。



。第三道。Snails Petit Gris Tart with Foie Gras Custard and Girolle Mushrooms in Parsley Coulis。法國田螺黃菌撻伴鴨肝燉蛋配香草醬。那三小格的鴨肝會在口腔中融化,焦脆的皮包裹著惹味的燒鴨味道。黃菌味美,田螺有咬勁,混和一起原來真的可以帶出有層次的內容。



。第四道。Confit Wild Salmon with Colonnata Orzo Pasta and Violon Zucchini。嫰浸野生三文魚柳伴油香尖米飯配意大利青瓜。米的滋味一向深得我心。我愛喫白米飯,尤其是日本那些飽滿晶瑩的珍珠米粒;這次這種尖米更是更上層樓,每一粒我也仔細咀嚼。


。第五道。French Lamb Fillet Farçi with Buttered Savoy Cabbage and Artichokes in Coffee Sauce。燒法國羊柳伴牛油椰菜、炒洋薊配咖渄汁。為何丁點兒的羶味也沒有,卻仍豐厚的帶著羊肉獨有的味兒。鮮嫰得根本無需牙齒花上力氣,含著一小塊,就是如此便能吞嚥。這道菜教我難忘。




。第五道。Roast Veal Sweetbreads, Citrus Condiment, Lentils and Green Curry。香燒牛仔核伴青檸柚子醬、蘭度豆配青咖喱。甜麵包是小牛的胰臟(胸線),我卻以為是雞肉。複雜的滋味,我也根本找不到類似的經歷來述說這初次相遇的食材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第六道。從這十多二十種的芝士中挑選了五種。我全然不懂,全由服務生介紹。有牛奶有羊奶,有很臭與十分臭的,有很咸與咸得很的。服務生耐著性子的講解,也打趣的說每一種他也要親自試試才懂得向顧客介紹,並謂每天也要喫上但身形卻仍苗條便可知這兒工作定必辛苦云云。從來我在那些高級的超巿中看到一櫃子的芝士時總希望有機會喫這喫那,這次一嘗所願了。



。附加的甜食。很甜。



。第七道。White Peach Crémeux and Marmalade with Caramelised Pistachio, Mizuna Peach Sorbet。白桃忌廉伴青杏仁慕絲、脆香開心果仁配香葉蜜桃雪葩。甜品時間總會教人著迷。像築構出後現代的建築,數種類的材料配塔成可口的餘韻。雪葩起著點睛的作用,在這一刻讓很飽了的肚子鬆一口氣。



。第八道。Madagascar Chocolate and Vanilla Delight。精選特濃巧克力脆餅慕絲配可可雲呢嗱雪糕。是巧克力與朱古力與可可的調和。



。最後一杯精巧的EXPRESSO。



。這兒的餐具是法國的J.L Coquet。我不知道這些餐具的價值是否連城,我只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頂級的玩意多得教人花上十輩子來探研也不足夠。還是別尋根究底。只知道高級的要配上高級的。更知道如何高級慣見亦尋常。我這種年紀開始明白。



2 則留言:

  1. 跑了去法國一趟, 卻沒有吃到傳說中的法國菜。跟在那邊唸書的大學同學聊起, 她說她老想試試, 但卻找不到香港所說的那種法國餐廳(她男友還要是當廚師的)。或許所謂的法國菜, 精緻細膩, 價格高昂, 並不是一般法國人能常吃的東西。

    回覆刪除
  2. 居然有八道菜,很多哎,法国不是一般只有三道菜的嘛。不久之前,法国美食刚刚被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这是首次美食作为入选,这些法国人更加自豪,使法国美食的美誉又享誉世界了。虽是这样说,但是在西方美食届更喜欢意大利的,也跟意大利人曾经聊过,而且他们的咖啡也是和考究,这点比法国好。在法国呆的太久,还是想念中国菜,即使每天吃昂贵的法国大餐也觉得要换口味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