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191220

。馬拉松。

。跑完了,3:28'21──非甚麼了不起的成績,只是真的完成了,在離開起點三小時二十八分鐘二十一秒之後,我跨過終點線,按下手錶的停止鍵,停下。成了。


。就是在未曾預料過的環節,總會發生令人驚喜的意外。

。跑畢,不快,與比賽前理想的預期有着十多分鐘的差距,是我的想像太美罷,過於高估自身的能力,也是很清晰的訊息:別高估自己,一切的期許,只是子虛的鏡花,烏有的水月──欠缺牢固的地基,上層的建設合該就是徒然,會倒下的,如這次。

。倒下,是來得這麼突如其來,猝不及防──只在一剎。

。比賽的前半程跑出1:36'27的時間,是我最好的半馬時間;後半程卻跑了1:51'57,整整相差了十四分鐘三十秒;這十四分鐘三十秒我究竟在幹甚麼呢?

。我以400M作分段計數,在第六十八個400M處,配速遽然跌。
。這段時間,我在抽筋,以及嘗試在舒緩抽筋,以及在抽筋中蹣跚前行。然而,在由第六十八個400M開始,一直踏至終點那刻,我始終在抽筋。甚麼也解決不了。

。這是結果;而結果早在未曾起步之先,便已寫下。

。這次不是半馬比賽,前半程儘管跑得多快,對全程馬拉松的成績無任何幫助。於是,就在我仍滿志於前半程跑出最快的時間,就在我仍憧憬此等配速能夠延續於餘下的二十一點一公里時,雙腿的肌肉便作出最實在的反應。

。真的沒有想過會抽筋。

。比賽前的訓練,我預期我會撞牆,於是今天我帶備了七包Gel,由第六公里上梅子林前便開始補給,於是我沒有撞牆,也沒有機會撞牆:配速在28公里開始跌至五分多,全因右小腿漸現抽筋的徵兆,那些肌肉開始不規律的微微跳動。一瞬後,便輪到左小腿接續。再來,就是由左邊大腿接力。最後,當然少不了親愛的右邊大腿,少不了免不得。

。抽筋了,然而我從未試過跑步時抽筋。

。我深深感受到每一步踏在地上,肌肉立即收縮與拉緊,像海浪、如潮水的起伏;當然,伴隨起伏,便是徹心的疼,與艱難的踏前。也是太高估自己,也是太過盲目,以為這種難過的時刻能單純的靠着意志力去解決,只要不停步,只要繼續跑,便舒緩這折磨的光境。於是,我沒有刻意的減低配速,反而更用力的去提起與放下早已因前半段不自量力過快的配速而已透支的雙腿不竭地出盡每一分力來跑。於是,事就這樣成了,抽筋的狀態化為回不去了的遺恨,抽得我疼得要停下來,然而,卻又不敢停下來。於是,在最後十四公里的路程,我一直持續在疼痛與堅持的混亂中,眼看着因高估自己而跑出來的前半程時間緩緩下跌,時間一秒一秒的溜走,不等人,心裡只有焦急,身體卻坦誠的渴求真的要停下來了:不停下來,不拉拉筋,連走動也未必能夠。

。從來未試過在跑步的途中停下,如村上春樹所語,跑步便是跑步,不是走路;可是,這次我不能再單靠意志----Over了,高估了,便要承受,便要接受。萬幸是穿着Compresspot的Tight褲能夠稍為勒止抽筋的擴散,靠着停下,再抽,再停,再抽,最後的十多公里繼續交纏在抽與未抽的無意識中,不要談甚麼配速了,只望能好好的跑畢全程便可以了。是的,跑畢餘下的路。當然,在一個小時餘許之前,我仍雄心壯志的欲挑戰3:15的時間,以為自己有能力把前半程的配速保持至42.195公里處。這時小腿大腿雙腿肌肉的抖動與抽縮,就是在無情的嘲笑以上那無知的雄心與愚笨的狂妄。從來沒有甚麼跑步的天賦,只有繼續跑與跑的路程才能增添些許速度與距離。別高估自己,要心存謙厚。我更深深的體會。故此,沒有忿恨,沒有懊悔,沒有遺憾。

。只是單純的錯判、高估自身的實力罷。單純,直接,很好理解。

。就是這種疼,能讓我刻骨與銘心。我不會忘記跪在地上拉筋時身後的跑者一位又一位超越我的那幾幕場面。不是單單的用盡力便可以。我知曉。

20190910

周保松《我們的黃金時代》。

我們的黃金時代 牛津的圖片搜尋結果

怎梯抗爭?港人手無寸鐵,有的只是血肉之軀。血肉之軀可以幹甚麼?戴耀廷説,可以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所謂「佔領」,就是號召一萬名市民坐在中環街頭,阻塞交通要道,以身試法:和平地讓警察拘捕。這是不是很天真?確實有點;中國政府會否由於這種毫無殺傷力的公民抗命而給你真普選?確實不太可能。
可是現在回過頭看,佔中運動和雨傘運動,最觸動人心、最贏得世人同情的,正是它的道德堅持:和平、理性、承擔法律責任。看似最柔弱、最無力的,最後卻感召萬千港人走上街頭,加入這場浩浩蕩蕩的民主運動。
所謂「衝擊公民廣場」,不明就裏的人也許以為很暴力,實際上不過就是一群學生爬過鐵欄,手挽着手坐在廣場中間,然後等待警察前來拘捕。整個過程中,示威者沒有傷害任何人:被捕時也不作出任何反抗。 
9月28日下午,市民自發前往金鐘聲援學生面對警察以胡椒噴霧和催淚彈攻擊?成千上萬示威者唯一做的,也就是惶恐四散然後再次聚集成群,悲憤大叫:「我是香港人,我要真普選!」那一夜:金鐘街頭沒有一輛警車被毀,沒有一家商店被搶掠,沒有一塊櫥窗被打碎;之後兩個多月的佔領,雖然沒有警察維持佔領區的秩序,港人卻真正做到高度自治和守望相助,共同度過一段烏托邦式的日子。 
同樣重要的,是整場運動的組織者由始至終強調,會坦然承擔公民抗命的責任,包括法律後果。因此,佔中三子和一批追隨者,在最後清場前已主動向警方投案自首。2014年12月11日,以學生組織、民間團體及民主派政黨為首的二百多人,也主動坐在金鐘佔領區等候拘捕,包括李柱銘、余若薇、梁家傑等資深法律人。 
主動以和平方式違反法律,同時又自願承擔法律懲處,到底為了甚麼?這不是十分荒謬且徒勞無功的事嗎? 
——因為和平:你對政府毫無威脅;因為犯法,你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確實叫人困惑。秘密在於人民。公民抗命的用心所在:是這些勇敢正直的先行者不惜通過自我犧牲,來彰顯法律和政府的不義,以期更多公民覺醒並加入抗爭行列,從而迫使政府順應民意作出改革。所以抗命是否徒勞,要看我城有多少公民認同抗命背後的理念,並且願意共同負起時代之範。 
——周保松《我們的黃金時代》頁五至六

20190810

。河口湖。跑。上。

。這次的東行之旅,有三天二夜住在富士山附近的河口湖町。在到達後第二朝早上六時,便嘗試繞着湖跑跑看。這趟跑步,如夢亦如幻。

。河口湖西繞湖路線,約16K。
。河口湖東繞湖路線,約5K。

20190720

。讀書。

。近年讀書均以電子書為主,因遷居後斗室已無書櫃之設,加上瑣碎事忙未能靜心,偶爾購一二書冊也只會慢慢讀之,讀畢也立時將之「自坎」,掃描成電子檔案存於虛無之網絡空間。唯日久便覺語言無味,囊空如洗,均是不讀書之故。復於近日再到書店細細蹓躂,只見陌生,竟有無從下手之嘆!虛度光陰未能復來,只好立下心志每天抽出餘隙捧讀詩書,以滌心靈。

。記下所購書藉:

林行止《雞鳴日升》天地出版;(讀畢)
董橋《讀胡適》牛津出版;(讀畢)
董橋《我的筆記》牛津出版;(在讀)
董橋《字裏相逢》牛津出版;
董橋《讀書便佳》牛津出版;
董橋《一紙平安》牛津出版;
孔慧怡《不帶感傷的回憶》牛津出版;
劉少雄《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經期.東坡.詞》麥田出版;
李歐梵、邵頌雄《諸神的黃昏》牛津出版;

誌之。

20190329

。書摘。

「有時候,我會半夜醒過來。」他開始說。「不知道正確的時刻。大概兩點或三點吧,我想大概是這樣。不過幾點並不太重要。總之那是半夜裡,我完全孤伶伶的一個人,周圍沒有任何人。好嗎?我希望妳試着想像一下。周遭是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聽不見任何聲音。連時鐘的針刻着時間的聲音也聽不見──時鐘大概停掉了吧。然後我突然感覺到,自己被我所知道的任何人,自己所知道的任何地方都難以相信地遠遠隔離了、拉開了。我知道自己在這廣大的世界上,不被任何愛,沒有任何人理睬,已經變成不會有人發現吧。那簡直就像被關在一個厚鐵箱子裏面,被沉到深海底下似的感覺喲。因為氣壓的關係心臟開始疼,好像就快要撕裂成兩半了似的──那種感覺妳瞭解嗎?」
少女點 點頭。我想大概瞭解吧。
少年繼續說。「那可能是人類在活着的時候,所經驗到的最難過的事情之一吧。真的是悲傷難過得想要就那樣死掉的難過心情。不,不對,不是想要死掉,而是如果不去理它的話,箱子裏的空氣應該就會逐漸變得稀薄,而實際上真的就會死掉。那不是什麼比喻。而是真的事噢。那是半夜裡,獨自一個醒過來的意思。這妳也瞭解嗎?」
少女再度沉默地點頭。少年稍微停頓一下。
──村上春樹《夜之蜘蛛猴》頁一七六,時報出版,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