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80527

。傾城之戀。


。《傾城之戀》。


。在這本纖細如塵的小說裡,張愛玲在最後寫道: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點。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 


「傳奇里的傾城傾國的人大抵如此。處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火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


。不問也罷。范柳原與白流蘇,沒有了香港的淪陷,成不了名正言順的一對,大抵兩人也只愛自已--也許最愛的也只是自已,那裡來的亘古綿長?那裡來的地老天荒?那只是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抉擇下賸下的那一抹悵惘,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的「只是當時已惘然」罷了。


。罷了。


。於是,在Wyman的筆下,化作那一訣填得細膩的絕唱:


「紅眼睛 幽幽的看著這孤城   如同苦笑 擠出的高興  瓊樓玉宇 倒了陣形  來營造這絕世的風景  


傳說中 痴心的眼淚會傾城  霓虹熄了 世界漸冷清  煙花會謝 笙歌會停  顯得這故事尾聲更動聽」







。故事的尾聲總是最動聽,教人鉤起了太多昔日過去如煙的事情,掩蓋不了那三分輕嘆,七分動容,多加一絲愁緒。傳說,痴心的眼淚令這眼睛紅了,在等候燈光滅了布幕下了曲子終了人也散了的那個光景。痴心的眼淚畢竟只是傳說,也是人間那得幾回聞--有誰不愛自已呢?淚落下也是為自已落,傷心的是為了給棄絕在繁華盛世的一角,付出卻收不回任何回報,或者,回報,太少。於是,李歐梵寫下了《范柳原籤情錄》,卻只是舊時王謝堂前燕,再未能返魂了。




。在那天在教堂我拍下許多感人的場面;在那天在宴會我拍下了許多幸福的景象。那一位與那一位執子之手,那一位與那一位喜極而泣,我只透過70mm的鏡頭拍攝下來,化作一張張數碼的符號,繼而在電腦的24寸LCD上重組:那是遙不可及虛幻如煙的場面,我曾經憧憬過卻終於明白到的虛幻。


。這一天,一段感情徹底的結束了。沒有傾城,沒有紅眼睛,霓虹燈光依舊映照鬧巿。你很快會遇到另一個人;你很快會喜歡上另一個人;你很快會開始了解另一個人;你很快會開始習慣另一個人;然而,你可能不會愛上任何一個人,你與我一般,愛的只是自已。


。就是這樣,一段感情結束了。平行線在偶然的錯誤下交接,卻是違反了天意。雙眼有鐵釘的男孩,繼續佈置你所鍾愛的櫸橡樹罷,不用管你究竟看得見看不見。這是你,這是我。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