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81006

。畫。

。在這個世界還未曾出現那些總愛在喫飯之前拿出相機來把侍應先生小姐端上菜餚拍個Macro特寫然後回家貼上自家Blog再寫個食評或感想之類,或是逛街入貨接著回家以連環圖方式把戰利品由包裝開始逐層拍攝再寶貴分享的博客之先的存疑時代,有這樣的一種以Flash表現的留言網站存活過,像這個。那時,我也曾在你的站裡寫過畫過流連過。在那裡有著「小畫家」一般的簡單繪圖工具,不外乎畫圓畫方選顏色線條粗幼等等的項目,就這樣以滑鼠來創作,在乎有心無心,甚麼質素的留言。

。我,也試過畫過甚麼,原來。如下:




。是我鍾愛的Jack與Sally,我自覺畫得蠻相似呀,起碼不重形似重神似,深得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神髓啊。

。這是蟻,明顯地,我嚴守著昆蟲的特徵來創作的:頭、胸、腹,三對手足,複眼,有觸角,比起迪士尼的《Bug's life》更具科學性--片子裡的蟻主角竟像人一般一對手一雙腳而已!!!!!

。這是螳螂,也是明顯地。請留意畫裡開始加入畫家愛用的一個Icon,左上角那隻蚊。



。這是蜜蜂,無奈不是太明顯地。留意畫家畫風童話氣色的畫風中,那隻代表黑暗陰霾的小蚊再次出現,而且所佔愈加巨大,隱含畫家本身那不安的情緒,與Tim Burton那種唯美與醜惡的風格殊途同歸,遙相呼應。

。這是甚麼,連畫家本人也不太清楚。只是那小蚊不見了,換來的是明正言順的兩堆米田共,與虫虫兩雙水汪汪的黑眼睛形成強裂而大膽的對鮮明對比,突破了美與醜的界限,重塑這個矛盾意像的新概念!也請留意畫家在細節Details的處理上更趨成熟,在虫虫翅上那細膩的過三關圖案,完全反映出畫家的用心。不一樣就是不一樣,虫虫!

。這是蚊,那夢魘的存在,畫家這次願意放下顧慮,直視那縈繞多年的詛咒,來一個徹底的解放。簡約凝練的筆法,在線條底下的每一筆是血與淚的交錯,勾畫出成長多年的猶豫與不安。細看蚊那血紅的嘴巴,相信這就是畫家心內最害怕的部份。雖然仍未能好好克服,但也是巨大的進步。

。這是蛙,也是蚊的天敵。在步過重重障礙,光明始終要來的。看那蚊兒放在畫邊緣的佈局,可見雨過終會天睛。這燦爛眩目的用色,畫家那拋下鉫鎖豁然開朗的心可謂一覽無遺。可喜可賀,可口可樂~~~。

p.s.我一向相信評論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再創造」。無論文本本身如何,評論家其實也是創作人,也在編寫另一份文本,循環不息,像六道輪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