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100912
。馬勒。七。
。Gustav Mahler的第七號交響曲,在Edo de Waart的揮舞下,一段段的旋律仍盤纏耳際,在隔日早上下著雨濕轆轆的空氣中。
。五十一歲便離世的人,生前飽經榮辱。壯年執維也納歌劇院這音樂界的牛耳,一任十年指揮,曾迷倒一盡維也納挑剔的樂迷,每天在亮麗奢華的歌德建築裡帶領著一眾百人的樂師炮製出仙樂飄飄,加上本身也有天才級數的音樂才華,在每年暑假到維也納城外的一處消暑別墅裡將心中的繆思轉化成樂譜上的點點音符,一首又一首的寫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與十首交響曲子。卻也在巔瘋之際忽爾遭人唾棄,女兒也患病離逝自身也證實有心藏病,在四十九歲時遠渡重洋至美國,但捱不過兩年終於也捱不下去。
。敏感纖細的人總仍是對自身的甚麼感到一點缺欠一點不滿足。也許他們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遺憾與局限,也許他們對自己的審視與要求比旁人要深要高要求更吹毛求疵。也許他們在環顧眾身的平凡平庸遠眺先賢遠哲的宏高傳統後深切明白眼前有一道跨不過跳不去的巨大欄柵。也許命運賜予他們豐碩果實的同時也遣遺沉重擔子的試煉。造物弄人也好,天命難違也好,愈是有才華的人愈要與天公試比肩,愈是會跌得痛罷。
。在Beethvon的九首交響曲子面前馬勒也不敢說自己寫的《大地之歌 Das Lied von der Erde》是第十號交響曲;怕犯諱。馬勒說過「一首交響曲就是一個宇宙」,要包羅世事的各種對比,各種真相。豪邁的壯言如斯,人生又怎會不痛苦?有時候,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復一日也不見得不是合宜的處世之道;只要不去想不去思考,人生也許就會安穩,安穩便會幸福。是嗎?是吧。
。這夜聽的第七號交響曲,在港樂個多小時的連綿不絕的演奏下,帶我處身到馬勒建構出來的宇宙中。我不懂樂理不懂樂器,對音樂的知識悉數來自書本的記載文字的紀述。幼嫰的鑑賞讓我只知道馬勒在重復的主題下顯出失望絕望與希望的交戰。第二及第四樂章的夜曲美妙如天籟,卻也處處泌透蒼涼的無奈。無疑在開始創作第七時的馬勒仍是人生際遇黃金時期的馬勒,然而不知道他是不是看出美麗真相背後的陰霾,感覺到泰極否來的預兆?這也許也是才華洋溢的人的悲哀--為何總要看透表面的繁華瞧見箇中的敗壞?
。這次我坐在音響不甚好的位置,在第二小提琴部附近。低音大提琴的聲響有時會把第一小提琴部壓了下去,搞擊樂的節奏也顯得含糊,但仍能陶醉於樂曲的感染之中--這也是親身聆聽音樂會的好處,是在家中播放CD無以比擬的!對於港樂的演奏,我根本不能批評好壞,只是我覺得馬勒曲中的那種輕重的對比不夠強烈,這也是我這門外之人的一點感想。
。另,一位村姑賞面與我去聽這音樂會;透過文字認識了很久,真人還更有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