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181127

。靜默。文學。不惑。

。是的,愈來愈靜默起來了,在許多許多年後。像書上所說的:「我突然記起她的臉,這樣我就老了。」


。老了。

。那時候,在日常生活的時常消遣中,瞧見了由城邦出版社出版王德威教授主編的一系列當代作家選集(《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書脊鮮色印刷著斗大的作家的名字,那是我首次認識這位奇女子的作品,玫瑰的名字是《暴烈的溫柔》。記得那時根本讀不下去,只匆匆翻過由王德威教授撰親的那篇評論,曉是知道這是華麗卻詭譎的文字;當中的那種媚,卻是我這等俗人未能領受的。儘管那時仍是我對文學仍然懵懂仍然飢渴仍然有夢的年歲,可惜總是領受不了箇中的味道。記得我讀過的有《媚行者》,有《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有《血卡門》,有《七宗罪》,也有《七種靜默》,然而讀過後就是水過無痕,似是現下的歲月般,根本想不起也留不下甚麼來。

。「我忽然記起我的臉。這樣我便盲了。」

。人生真的走過了一半了罷,也許是三分二。回想看,我最喜歡的依舊是「遺忘」兩字;我有太多事渴求遺忘,可惜,仍舊是好像甚麼也忘記不了──卻也是似是甚麼也記不起,很弔詭,很矛盾。從來,也曾憧憬自己會怎樣怎樣。從來,以為自已可以怎樣怎樣。原來,我只是那個平凡得可憐的普通人。當然,普通其實毫無問題,可是生命的重心與價值究竟在哪兒?我曾以為從文字中汲取的養份與靈氣能夠培育我天賦中的某些特質,現下賸下的只能坐在屏幕前觀看NETFLIX一集又一集的劇集。文字與文學彷似十三世紀遙遠的那些事兒般。

。生命的重量有時輕得太不像話;生活的壓力卻又總令人喘不過氣來。就這樣,我在乘車回家拿出IPAD打開GOOGLE DRIVE裡原本是家中藏書卻讓我「自炊」成電子載體的PDF時,我按下這本《七種靜默》。

。突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