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91109

。浪蕩。CdG。書。

SBSH0097

。走過雪廠街附近,驀然瞧見了那圍板上的幾枚墨字,知道安蘭街那幢白色盒子,在蛻下了亮麗的畫皮露出赤裸的支架後,也蹂躝於推動香城經濟的那道地產巨輪下,化身成單層的一間地舖,少了隱於巿的味道,變作絢爛街景的眾多因素。

080608-16-21-00(。2008年6月到此一游的照片。)


SBSH0093




。十一月的時分卻淫雨霏霏。空氣裡的水分讓我的手心凝結了一棵棵汗珠:我討厭的濕潤為何偏偏在這季節相遇;沒有冷風颯颯不要緊,怎麼會是黏稠的充盈呢。奇怪。

。這兩天勤力得就如炎夏的螞蟻為著貯藏寒冬的糧食般,批改了三十八份的評論及三十六份的實用文,以及看完兩本書籍:一本是邁克的《坦白說,親愛的》,另一本是湯幀兆的《日本中毒》。前者鉤起我重讀祖師奶奶的慾望,尤其是《半生緣》與《色,戒》;這兩部小說原來我依希的只記得曼幀的「我們回不去了」以及王佳芝的「南半球」而已。米高先生用他攣的筆點睛般寫出了我這個粗心的讀者完全沒有留神的亮點,讓我明白看張愛玲也許講究沐浴更衣點上那一爐香然後手捧書本仔細咀嚼,要逐字檢視再大而化之的通篇理解前呼後應輕忽不得;我慚愧了,再不敢胡亂對人說我喜歡讀張。後者《日本中毒》我承認我是給書內每頁均有彩色的照片而吸引的(年紀愈大我偏愈愛看有圖片的書,不知為何,也許人生看文字的「配額」在大學那幾年給像莫言那些亂輒數十萬言的大陸作家用得差不多罷)。湯幀兆對日本的文明病都巿病作了初步的望聞問切;我嫌書內在提出了現象的探討後卻往往沒了更深入的下文,如我到日本時也泥足深陷的天天也買上一點東西的Lawson/7-11,湯先生使我知道日本有病入膏肓的「便利店世代」,也令我稍為想像到箇中悲哀--要淪落到依存便利店來生存的人,想必身邊的人際淡薄得就似便利店裡售賣的便當的味道。我很想了解這一現象背後更真切的面目,恰該湯先生參考的資料全是日本人自已寫的(這豈非正常不過嗎?我又為何欲加之罪),看來我只好等待他下一本著作,也希望他下一本著作會繼續編織這開了頭的毛衣;也許我應更積極地的起心肝去學學外語。也許。

。上述的事情我都是窩在不同地點的星巴克與太平洋裡完成的。我一共喝了兩枝奇異果汁以及一枝芒果汁及一瓶冰巧克力。我發覺在香港除了自已的家外及工作的地方外,我再也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給我好好的坐上五個小時來作一隻勤勞的工蟮(但工蟻沒有雄的啊);我記得我一直都很討厭這種假鳳虛凰的布爾喬亞小資店舖,只因認為一杯咖啡要賣三四十元是共產黨能赤化中國的主要原因。然而能夠給我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以及BGM的店子恕我大鄉里,我暫時別無選擇。故此我只好放下偏見成見甚至歧視,喝最少的東西作最多的事,權充最低的讓步罷;許多時都是敵不過生理上解手的呼喚但只有一個人也未有膽量由那些評論呀實用文呀幫自己「霸位」,我的極限是頂多坐上五個小時而已,否則我會多看幾本書的,而且,我是萬萬不會點咖啡來喝的。很阿Q罷。

。寫到這裡,我發覺這篇毫無價值的文字我寫了差不多兩個鐘。究竟時間是怎樣過的?。

 



 



SBSH0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