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今天空氣特別清爽,車水馬龍的車與人在一連兩天的假期裡稍為遠離這都巿的核心。我收到CDG的電話說在這幾天裡舉辦一場FW09的展覽,在店鋪四樓那層展示在天橋上模特兒穿戴過的霓虹衣飾,共七件,說是從日本運過來的。於是我定好時間預備到中環那條幽幽的小街,看這錦繡年華。在車子行經東區走廊時,看到日光灑於平靜的維港上,忽然像一幅美美的畫:五一勞動節祖國的工廠休息了,東北吹來的不再是灰暗的污染而是晶瀅的風。
。天橋上的風姿當然綽約,飛入尋常百姓時卻遇上匹配的尷尬了:飄逸灑落的綿絮如何在日常生活生根?我們不是明星,難得可以有場合肆意的展露,一襲襲華美的袍子就算捧回家也只有對鏡聯想的份。也就是說,於我,是沒有需要的。
。在皇后大道中Joyce的店子裡舉辦了「Katsuhide Morimoto x UNDERCOVER GRACE Exhibition」的照片展。幾十幀上百寸巨大的照片給我一抹的震撼, 的確詭異,也夠荒謬,藝術與商品結合成誘人垂涎的一道小籠包子,精緻纖簿的皮包著濃滑細膩的湯水,容易啖嚐,卻不便宜;在照片展覽的背後掛著更多華美的袍子,那就是帳單!
。我有一本書,是Herbert Marcuse的《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 One Dimensional Man》,將之從書櫃翻出,書皮仍然發亮,是大學那段愛買書瘋狂買書也會看書的年代買下來的。馬庫色說,今天流行的大多數需要,比如,廣告宣傳而作的休息、娛樂、運動和消費,愛別人所愛或恨別人所恨,都屬於虛假的需要。馬庫色又說,儘管歸根究底何謂真實何謂虛假是出自個人的判別,但關鍵是,在目前的情況下個人已經無法自主地判斷,在控制和操縱下,個人的判斷與需要,也不屬於真正個人了。
。這裡有一個蘋果。這不是一個蘋果。皇后大道中上亮起霓虹燈了,最醒目的總是那幾個奢華的品牌。一位穿上琉璃般的純白的婚紗的女士與一位一身燕尾西裝領士釀著一抹蕾絲的男士,站在那店子巨大的LOGO下依托在對方上,攝影師按下相機快門,LCD上現出影像:紅藍綠交的點素交織出幸福的確據,美麗的回憶。
。我很喜歡這批UNDERCOVER的TOTEL BAG,尤以那眩目燈飾交錯兩人用膳的那個為甚。上百寸的巨大相片縮成手上天天攜戴的袋子,那恰恰是我們所需要的。
這樣的tote bag, 我都心動想要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