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91201

。我愛。

[caption id="attachment_783" align="alignright" width="500" caption="(圖片來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dansflickr/157117561/)"][/caption]

。我愛,悲劇。


。悲劇於我,不只是心有戚戚,不只是悵然若失,不只是進退失據,而是一葉知秋,而是井然有序,而是亘古永恒。


。我愛悲劇,愛那種註定了的不足,或因前事,或因人為,或因橫禍,總之就是那圓滿裡蟄伏著的一點缺,像平靜的大地下預備破土而出的昆蟲。


。黛玉看到滿園俏然失卻的春色,心裡一揪,輕輕掬起數瓣落紅,拿到那株大樹下埋掩;懷裡兜著殘紅落瓣,惹起傷春秋思,雙目不敢怔怔的淌下青淚,口中吟誦出那千古絕句:「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哀悼的讖言,也是結局的揭示;這是註定了的事,認定了的命:這就是悲劇!





。記得那一位雙眼有鐵釘的男孩,興沖沖的佈置著一株醜陋的櫸橡樹;他根本看不見。那一株櫸橡樹下掩埋了幾許落瓣,在花謝花開花滿天後,在春殘花漸落,在紅顏老死時,伊人賸下的願。雙眼有鐵釘的男孩踏著黛玉的訣別,在根本不曉得的看不見下,為自己的命添上絢爛卻醜陋的裝飾。這也是悲劇。



。從前,「刮大風的日子,大風的名字叫溫黛,大有相逢三多四海五美都不用上學,就在宋雲的彈弓床上蹦蹦跳,忽然,窗框上的玻璃都嘩啦嘩啦碎下來,大有相逢三多都跳開去,只有五美是呆呆的,四海將五美藏在身子下,自己反而吃了一道碎玻璃做的疤..........。後來人人都說,若果不是四海勇敢,五美的臉龐就會成為破相」。


。⋯⋯。


。後來,「秋天還沒有來到,四海就走了,不過他答應了一定會回來,在青馬大橋接起來的那一天。大橋是一定會接起來的,十香知道。四海,還記得當天旅館的門牌,還留著笑著離開的神態,當天整個城市,那樣輕快,沿路一起走半哩長街。五美,剪影的你輪廓太好看,凝住眼淚才敢細看。願你倆信守約定」,十香說。


。這是悲劇,好看得教人凝住眼淚。


。那位畫夢的香港詞人寫下了一句:「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這是他寫下眾多話裡最悲哀的一句。有時候,我陶醉於這些悲劇裡,別人是說自找的憂愁,我卻真的感到是註定的哀怨。也許是我該反思了。但為何總是如此?


。我真的不曉得。

2 則留言:

  1. 老人家說替孩子改名必得改雙字的, 因為單字代表有所欠缺。興許從開始有了自己的名字開始,就寫下了喜缺的因子罷。

    小時候認同黛玉喜散不喜聚的想法, 人大了, 卻覺得聚散生死都屬平常,沒甚麼好悲好喜的。

    回覆刪除
  2. 人大了, 覺得聚散生死都屬平常, 雖然這個是人正正面對的"現實", 人是感情動物, 活著只是面對現實而欠缺喜怒哀樂, 跟擁有肉體的ROBOT沒分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