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了川久保玲女士。
。12月5日是香港舉辦東亞運動會的開幕日子。我沒有看電視,不知道這裡的開幕儀式媲美京奧的嗎。在晚上七時,我在雪廠街HERMES店舖旁,望向對街佈置了巨大壁畫的UNDER THE GROUND舖子,外邊許多人,我仍在趑趄躊躇,好不好立即動身回家;東北風呼呼吹來一陣陣微寒;最後,我走進地下,見到了Rei Kawakubo。
。從戰前的那座古老的大廈遷往鬧巿中心,獨特的白色盒子化作地下的純白世界。我走進COMME des GARCONS的新舖子的大門,壁上是牆身大小的畫,是某地的某個藝術家的作品罷,我未能識荊。沿著樓梯往下一層,有點像發源地南青山的寬闊的空間早已有許多人,置身於一塵不染,亮得剌眼的白裡,沒有甚麼裝飾,只是壁間有著不同樣式的畫作。熟悉的2009 FW季度的衣覆井然有序的安放在不同的位置,仿似博物館舉行的展覽,將MINIMAL發揮到極致,在樸純裡販賣不菲的商品。
。原本四層的店面合拼成一團塊的四千呎的空間。四方的面積以兩道弧線間隔出CDG各類副線的存身之所,中間鑲著一長方的玻璃盒子,擺放了三個西瓜,是我讀書時讀到「現代詩選」裡其中一位詩人艾青的兒子,艾未未的作品(我不懂詩,一向,故從未細心讀過艾青先生的詩作)。原來川久保女士找來這位藝術家合作,以這三個西瓜來作這次橋遷之喜的紀念,還將西瓜替換了心心,印製成TEE。(我得到了一件作紀念品;不過我不太穿TEE的。)
。川久保女士個子不高,架著一副墨鏡,身型瘦削,穿著黑色的BIKER外衣,黑色的「瀨屎褲」,黑色的布鞋,再背起黑色的背包,完全看不出來是她生於1942了。我站在遠處偷偷的打量著這位癲覆時裝的經典設計師,想著就是由她的一雙手勾勒出來的時裝拼貼,也想著這位日本人的腦海究竟有著怎麼樣的思想,與她平素的生活是何種模樣,再想到讀哲學出身的慶應義熟大學畢業生建立了國際品牌的成功女性,如今竟爾在這時這裡給我遇上,我很是奇怪,不知是因為我穿得太多衣服還是血脈真的高漲,渾身有點不自然了。當然我沒有任何膽量上前與她塔訕還是靜俏俏的拍個照片;有時候,讓回憶成為回味也是美味的甜點,不用再把主餐重來一遍到喫不下時才是深刻罷。
。川久保女士留在店子裡大概有半個小時吧,我相信她一定悶得發荒。她的英藉丈夫Adrian Joffe在與在場嘉賓言夭晏晏時,我見到川久保女士不發一語。最後她看看手錶,然後便離開了。不知道她會不會再來這裡?。
。這次遇到川久保女士,也見到了WYMAN。穿上RAF SIMONS的那襲寶藍色西裝(不懂得怎樣形容、是何種叫法),親切的接受了我邀他合照的請求;我依舊對他說,我很欣賞你的作品;他依舊的欠欠說,謝謝。這次,當我試穿一件女裝的大褸時,他恰巧見到,還說了一聲「NICE」;接著我問他,這衣,我穿起來會不會「很女人」。他笑說,當然不會,除非我把頭髮留得長長。
。回家了。得到一枝香水及一件TEE作紀念,以及,川久保女士給我留下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