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高城鼓動蘭釭灺。睡也還醒,醉也還醒。忽聞孤鴻三兩聲。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飄零,悲也飄零。都作連江點點萍。王國維《采桑子》
20091213
。風。雲。
。原來一百二十分鐘沒有劇情的片子是這樣的;是擺放在食肆櫃窗以假亂真的菜餚,惹得空空的肚皮咕咕作響嘴巴垂下綿綿的涎液,到侍應真箇端上碟盤時卻意難平,假作真時也就應該繼續以假亂真罷,何必真相大白乎?
。對一九九八年的《風雲》電影已無印象,只記得郭富城演的步驚雲坐在屋頂上沉默不語,身上披著的血紅抖篷隨風飄揚的冷酷無比的一幕。也記得原來自己年輕時也曾追看過《風雲》的原著,從賣舊書舊雜誌的舖子買回來的一期期漫畫,看著風與雲不斷的撕殺不斷的功力大增。也不記得是在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期開始沒有再買下去了。重覆又重覆的旋律終於生厭,卻在不理不睬的十一年後重彈起舊調來,像漸行漸遠的路人偶爾會望望回頭路一般,發現從前走過的風景忽然變得美好。於是這部《風雲II》,就變得不是不好看了;看的只是昔日的種種,儘管沒有劇情,也不太介懷,只因回憶就是逝水的年華。
。在打與打以外,片子好像沒有賸下甚麼。拜科技所賜,我相信原著漫畫的天馬行空當真道成肉行的由郭富城與鄭伊健表演出來;畫面上除了人以外,相信一切也是三維的虛擬。於是世間的陽光是開到荼靡的蒼黃,添上一座座傲立在虛無飄渺間的山峰,再配以慢動作加上慢動作的武打,不得不說凡此所有也「很型很型」,滿足了年輕時男孩子造夢也迴繚不絕的英雄投射。而且兩位導演的確花了莫大心力在保留漫畫的感覺上,那種框在漫畫的一格一格中的拼鬥讓人像翻掀頁面般,其實還有甚麼需再挑剔?漢堡包豐盈的美味已夠可口還要求食得健康,豈非強人所難嗎?多了一點罷。
。還有不教我不嘆服的是兩位主角的歲月不催人。尤其是郭那張俊俏的臉在十一年後沒有絲毫滄桑,渾身的條線仍舊硬朗,雖然卻愈來愈像Brad Pitt了。我常覺得自己到了不惑之年除了頭禿了肚腩出來了之外,應該在Brad Pitt與Huge Grant之間選擇;他們倆人都是我心中男士的典範(我心深處其實喜歡Hugh Grant的那種幽默與自嘲,縱使是銀幕上的浮光罷)。郭先生可以保持這種水準,令我很期待《風雲III》。稍為奇怪的是鄭在片子沒有任何發揮演技的空間,因為我覺得演繹發狂也好入魔也好其實不需要甚麼演技的,尤其在戴上一對深褐色的隱形眼鏡,以及面上樸上厚厚的白色粉底後。
。看完片子回家後,我打開電腦,在GOOGLE裡鍵入「風雲」二字,瀏覽重溫了故事的情節。這是看罷電影後的BOUN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